3月1日晚間,禾昌聚合(832089)公告稱,公司今日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公司《關于撤回公司首次公開發(fā)行股票并上市申請文件的議案》,在排隊逾八個月之后,禾昌聚合決定主動撤回IPO。
對于撤回IPO的原因,禾昌聚合稱系由于公司上市計劃的調整。
資料顯示,禾昌聚合于2015年3月掛牌新三板,主營業(yè)務是改性塑料的研發(fā)、生產、銷售與服務。公司于2016年5月16日向證監(jiān)會報送了首次公開發(fā)行股票并上市輔導備案材料,并于2017年5月25日上市申請獲受理。
原材料價格上漲致業(yè)績下滑
就在2月12日,禾昌聚合發(fā)布了2017年年報,2017年公司實現(xiàn)營收5.05億元,同比增長16.69%,凈利潤為4425.58萬元,同比減少了10.74%。
此前2014年-2016年,禾昌聚合營收分別為3.54億元、2.91億元、4.33億元,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394萬元、3514萬元、4958萬元。雖然2015年收入出現(xiàn)下滑,但凈利潤卻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速,2014年-2016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4%。
可是2017年在,營收同比實現(xiàn)良好增長的情況下,禾昌聚合凈利潤卻同比下降了10.74%。對此,禾昌聚合表示,公司營收的增長主要系經營規(guī)模的增加所致,而凈利潤下滑的原因為公司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所致。不過對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過程以及上漲幅度,禾昌聚合并沒有進一步披露。
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外,公司快速增長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也是拖累公司業(yè)績增長的重要因素。禾昌聚合2017年年報顯示,公司2017年的管理費用為2686.28萬元,同比上升了22.42%,銷售費用為1345.45萬元,同比上升了19.82%,均超過了營收增幅。
對于銷售費用的增長,禾昌聚合表示,主要系本期收入增長導致的運輸費增長所致,而對于上升更快的管理費用,禾昌聚合并未披露費用上升的原因。
跨國巨頭加速布局 市場競爭恐加劇
資料顯示,禾昌聚合所從事的改性塑料生產是以合成樹脂為基材,以能改善樹脂在力學、流變、燃燒、電、熱、光、磁等某方面性能的添加劑或其他樹脂等為輔助成分,通過填充、增韌、增強、共混、合金化等技術手段,得到的具有均一外觀的材料。
改性塑料作為新材料產品,廣泛應用于汽車、家電、電子電器、辦公設備等行業(yè),其中又以家電和汽車為主要應用領域,在國內,二者分別占據(jù)改性塑料的37%和15%的市場。改性塑料作為國家戰(zhàn)略新興產業(yè)范疇,在《中國制造2025》、十三五規(guī)劃中都明確地為改性塑料技術發(fā)展確立方向。
然而從市場供給上看,目前僅有少部分的改性塑料生產企業(yè)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(fā)能力,而大多數(shù)企業(yè)由于受制于資金等方面的限制,仍不具備獨立研發(fā)的能力,導致市場上技術含量低、附加值低的產品過剩,行業(yè)飽受低價格競爭的影響,而高端產品卻需要通過進口。
目前,美國杜邦、普立萬、德國巴斯夫公司、韓國LG 化學、錦湖石油化學株式會社、荷蘭帝斯曼公司等國外大型企業(yè)都已經在我國設立生產基地。隨著跨國改性塑料巨頭在國內的加速布局,未來生產及運營成本有望進一步減少,其產品存在較大的降價空間,這對于國內的中低端改性塑料企業(yè)勢必將形成更大的競爭壓力。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