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8月14日,韓都電商發(fā)布了2017年中報。報告顯示,韓都電商2017年上半年營收凈利均同比增長20%以上,成本增幅趨同于營收。
值得注意的是,經營活動現(xiàn)金流量同比下滑了51.39%,與凈利潤關系呈反方向。
對此,韓都電商2017年中報解釋為適度增大了夏季商品備貨量,致使公司期末存貨較去年同期增加。
有兩個數(shù)據(jù)引起了富姐關注:
1、韓都電商2017年上半年存貨周轉率2.08%,較上年同期2.73%有所下降;
2、2017年上半年應收賬款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9.87%。
對于電商而言,控制好經營活動現(xiàn)金流尤其重要,一旦降低變現(xiàn)成本及提高存貨、應收賬款周轉率后,可先向客戶收款再給供應商付款,相當于無償占用了供應商無息資金,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。但前提是,你得有穩(wěn)健的現(xiàn)金流。
所以說,即使虧錢也要做收現(xiàn)錢的生意,不做盈利但回款難的生意,虧損多年的亞馬遜能夠做大做強就是如此,而對于韓都電商來說,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有人說,韓都電商是中國版Zara。但也有人說,韓都電商好像走上了凡客之路。
眾所周知,凡客實控人早年間豪言定下的100億元銷售額沒能完成,還背上了巨額債款,因此失去了服裝垂直電商一代傳奇的光環(huán)。
反觀韓都電商,也曾豪言2026年2000億市值,2017年銷售額20億元,再者,與凡客同是在線上發(fā)力的服裝垂直電商。
韓都電商會是下一個凡客嗎?
【 一 】
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流量紅利逐漸消失、大電商平臺盤踞市場份額的背景下,垂直電商燒錢買流量,連虧多年、黯然離場均成為了行業(yè)常態(tài),而韓都衣舍不僅活下來了,還過得不錯。
從2014年8億銷售額到2016年14億,從虧損3756萬元到凈賺8509萬元,成立僅5年的韓都電商展現(xiàn)了強大內生增長能力。而在2016年12月登上新三板后,也獲得了資本青睞,最近一輪融資額達1.2億元,投后估值36.2億元。
然而這并不能滿足不了韓都電商的野心。
韓都衣舍創(chuàng)始人、董事長兼CEO趙迎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韓都將開啟“品牌商+服務商”雙輪驅動模式,力爭在2026年達成‘121齊步走目標’,即服務1000個品牌,達到2000億市值,創(chuàng)造1000個千萬富翁,更誓言完不成業(yè)績就裸奔。
這里面就有兩個問題了:
1、在綜合電商平臺雙寡頭籠罩下,消費者給不給韓都電商做到2000億元市值的機會?
2、即便韓都電商做到了2000億元市值,還是個服裝垂直電商,還是要跟電商平臺斗智斗勇,韓都電商自身競爭優(yōu)勢從哪來?
在下結論之前,給各位看幾個數(shù)據(jù)先。
1、電商雙巨頭地位穩(wěn)固,繼續(xù)收割市場流量。天貓、京東共同占據(jù)2016年中國B2C網(wǎng)絡零售市場83.1%,相對2015年提升了2.3%;
2、十大電商平臺基本把市場份額分完了,集中度非常高。2016年前十大電商市場份額已達到96.7%,相比2015年增長了3.1%。
就目前來看,天貓京東成為電商行業(yè)雙寡頭的同時,還在服裝細分領域持續(xù)發(fā)力,天貓在服飾品類有了絕對性的優(yōu)勢,而京東正在突破美妝和服飾等品類,對于韓都電商來說,機會已經不多了。
當生存問題再次擺在面前,韓都電商下一步又該往哪走?
【 二 】
而外界對于韓都電商的猜想,就是成為中國版的Zara。
在韓都電商的身上,我們看到了Zara的基因,而韓都電商也常將Zara作為對標對象,比如:
1、公轉書顯示,韓都電商將Zara、HM等快時尚品牌列為競爭對手;
2、2015年9月18日,韓都衣舍實控人趙迎光移動新媒體大會會上透露,經過長期柔性供應鏈的積累,韓都衣舍每年開發(fā)3萬款產品超過Zara歷史開發(fā)記錄每年22000款的數(shù)量,已經是全球第一,等等。
但要跟各位說的是,Zara和韓都電商走的路子并不一樣。
整體來看,Zara采取了快速鋪設、店鋪數(shù)量為王的擴張策略。2016年,ZARA在中國新增門店15家,門店總數(shù)約170家,在全球98個國家中共有2000多家門店。雖然說Zara開始將觸角伸向了線上,全渠道融合。但就目前來說,仍以擴張線下門店作為經營重心。
而韓都電商恰恰相反,實控人曾公開表示,韓都電商不會涉足線下開實體店。
就目前來看,供應鏈產生的利潤有限,服裝價格高企,缺乏提價空間,韓都電商的毛利率空間很難進一步打開;再加上互聯(lián)網(wǎng)流量紅利已趨近于天花板,這體現(xiàn)在阿里亞馬遜等巨頭紛紛開始將觸角延伸至線下。
2016年,韓都電商開始謀求轉型,但依舊堅守在線上陣地。2016年財報顯示,韓都電商開始啟動“品牌商+服務商”雙輪驅動模式,將全面開放九大系統(tǒng),打造二級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,也就是所謂的電商代運營。
一個主打線下,一個深耕線上,商業(yè)模式大相徑庭,韓都電商通往中國版Zara的這條路可能走不通了。
說到這里,你可能聯(lián)想到了同在線上發(fā)力的服裝垂直電商,凡客。
是的,凡客還活著,只不過市場份額基本都給優(yōu)衣庫搶走了。
在服裝垂直電商江湖,凡客算得上一代傳奇。單在2010年賣出服裝超過3000萬,銷售額突破20億元了,同比增長4倍。當時的凡客才創(chuàng)立了三年,卻完成了卓越網(wǎng)六年的銷售額。
正所謂,有肥肉的地方就有機構。風投爭奪籌碼,跑步進場,凡客七輪融資5.2億美元,估值也水漲船高,達到200億元。
然而這并不能滿足凡客的野心。2011年,實控人陳年給凡客定了個目標,全年營業(yè)額100億元,是2010年整整五倍。
猜中了開頭,卻沒猜中結局。100億元銷售目標僅完成了32億元,虧損額達到6億元,庫存積壓了14.45億元,與此同時,陳年還背下了20億元債款,公司從北京三環(huán)搬到了五環(huán)之外。
有人說,凡客走得太快了,還有人說,陳年膨脹了。不管怎么樣,凡客走下神壇了。
故事說到這,你可能嗅到了熟悉的味道,韓都電商實控人也曾拋出2026年市值2000億元,2017年銷售額超20億元的愿想。
不管從成長路徑、商業(yè)模式,還是對未來的憧憬,韓都衣舍與凡客有許多相似的地方,而韓都電商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凡客,我們暫且不做結論,畢竟還有九年的時間,誰也不知道會發(fā)生什么。
對于韓都電商來說,轉型發(fā)力電商代運營或是目前突圍線上市場最實際的路徑。但從本質上來看,電商市場增量有限,韓都衣舍轉型更像是存量的爭奪而不是爭奪更大的市場,而這也將大大限制了韓都電商未來的發(fā)展空間。
如果這條路走不通了,韓都電商又將何去何從?
相關閱讀